微軟的新低程式碼工具簡化了 AI 代理程式的創建,承諾在仍處於積極研究階段的同時徹底改變多代理程式工作流程的開發。
譯自Microsoft Builds AutoGen Studio for AI Agent Prototyping,作者 Darryl K Taft。
微軟研究院推出了AutoGen Studio, 這是一款新的低程式碼接口,旨在徹底改變開發人員原型設計 AI 代理程式的方式。
該公司表示,該工具建立在開源AutoGen框架之上,旨在簡化創建和管理多代理工作流程的複雜流程。 Elvis Saravia,分散式人工智慧研究所 (DAIR.AI)的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研究員,在 X 上發布了有關該技術的貼文(以前稱為 Twitter)。
Intellyx 分析師Jason Bloomberg表示:「『代理』一詞指的是一個獨立於其環境中其他軟體的自主軟體,它實現特定的業務目標。」「然而,它們究竟有多自主以及它們實際做什麼,取決於你問誰。的工作流程,並與代理商互動以完成各種任務。
Omdia 分析師Brad Shimmin表示:「這是微軟的一個非常酷的項目,實際上已經醞釀了幾個月。」「基本上,它運行在微軟的LLM 編排框架AutoGen 之上,並且確實加快了企業從業者建構GenAI 結果的原型設計過程——不僅僅是代理,而是任何他們可能想要對LLM 運作方式進行一些控制的結果。
該工具提供 Web 介面和PythonAPI,使開發人員能夠使用基於 JSON 的規範來表示支援 LLM 的代理程式。這種靈活性滿足了各種開發偏好和技能水平。
Shimmin 說:“它實際上是對你從其他代理框架(如LangGraph和CrewAI)獲得的功能的一個很好的圖形補充。”
「對於在Azure AI 之上建構的開發人員來說,這個工具加上框架可以幫助他們從PoC 過渡到生產,而不會遇到很多麻煩,並且還有一些額外的優勢,例如插入Microsoft [Azure] Purview等工具,以更好地保護AI 資料。
簡化開發的關鍵功能AutoGen Studio 包含一些旨在簡化開發過程的功能,例如用於指定代理工作流程的直覺的拖放式 UI;互動式評估和除錯功能;以及可重複使用代理程式元件庫。這些功能建立在無程式碼多代理開發工具的四個核心設計原則之上,儘管微軟尚未詳細揭露這些原則。
正在進行的工作雖然 AutoGen Studio 代表著 AI 代理開發的重大進步,但微軟指出,它是一個仍在開發中的研究項目,可能永遠不會成為獨立的產品。
該公司包含以下警告:「AutoGen Studio 目前正在積極開發中,我們正在快速迭代。
請注意,我們可能會在未來幾週的版本中引入重大更改…」然而,底層的AutoGen 框架已經在各個行業找到了應用,包括:廣告客戶支持網絡安全數據分析教育金融軟體工程巨大的潛力這廣泛的適用性突顯了AutoGen Studio 在各個領域的潛在影響。
Bloomberg 表示:“AI 代理可以在組織的雲端原生策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每個代理程式都可以無狀態地運行在容器中。”
“因此,每個代理平台都有能力自動擴展代理,根據需要部署盡可能多的相同代理來應對任何情況。”
此外,基於生成式 AI 的代理商正在迅速取代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PA) 機器人——但彭博社告訴 The New Stack,故事還有更多內容。 “這些技術正在逐漸取代 RPA,以及業務流程自動化、低代碼/無代碼平台、規則引擎、數據集成技術等等。”
微軟鼓勵開發人員將 AutoGen Studio 用於原型設計和演示目的,而不是作為生產就緒的應用程式。對於需要身份驗證和高級安全性等功能的已部署應用程序,建議開發人員直接在 AutoGen 框架上建置。隨著 AI 不斷發展並重塑各個產業,像 AutoGen Studio 這樣的工具將在民主化 AI 開發和促進多代理系統創新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分類: killtest
為什麼網路大廠一邊大規模裁員,又一邊招募?
架构师之路
最近,各大廠都不好過,紛紛減員增效,但似乎又從未停止過招募的步伐,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知乎上的一篇5.2W讚的回答,分享給大家。
問:為什麼網路大廠一邊大規模裁員,又一邊招募?答:東岳老師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7051862/answer/2353062328
真實在大廠工作過,十幾年的網路老兵告訴你事實,大廠裡面有很多的業務線,也有很多的部門,每個部門負責的都不一樣,阿里不是只做淘寶,騰訊也不是只做微信,一個大廠有數百條業務線,有的賺錢,有的賠錢。但是通常賠錢的最多。
通常大廠是這樣玩的:上層領導看中了一個方向,比如說遊戲是賺錢的,於是就大量開始招募遊戲崗位。公司往這方面投錢,比如說一年投入1000萬,然後訂定一個目標,實現三年獲利。透過招聘,你順利進入了他們的遊戲業務線,成為大廠員工。光環加頂,有些剛進入大廠的員工以為祖墳冒青煙了,但也可能冒黑煙。
因為公司業務線剛開闢,所以就大量招人,高層來賭這個業務三年後一定獲利。把人力,金錢,物力投入進去。至於高層哪來的那麼大自信賭成功,說真的,他們也都是懵逼狀態。高層之間也有內卷,總裁副總裁一大批,負責的業務都不同。
我在某廠做總監時,常常跟一些總裁開會討論方案,他們真的啥也不懂。因為這群人年紀太大了,很多都是投資人,根本不懂互聯網,都是瞎指揮。懂網路的也是極個別人,總裁眼裡只有錢。其他都沒有。各種不著調的想法每次和他們開完會恨不能摔門而去。但你還得執行他們不靠譜的想法,誰讓咱們是打工人。就算方案是屎也得給老闆做出臭豆腐的口感。實現不了怎麼辦,假裝很努力的加班啊,得讓老闆看到咱很努力的干啊。高層畫大餅不要緊,咱也得吃飯啊。
高層天天開會,傳達給中層的就TM一句話,今年我們要達成十億的目標!
臥槽,毛線都沒有呢,那怎麼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層也有辦法,你們知道中層每天都在幹什麼嗎,天天寫PPT!天天給高層做實現十億目標的報告,一次一次被打回重改,直到改到高層認為PPT可以真的能實現十億目標為止。
PPT是個好東西,不只造車,還能造夢!
很遺憾的是,高層和中層一本正經地搞了PPT很長時間,大家一致認為從PPT上面已經證明能夠實現十個億的目標。但多數業務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像預想的那樣盈利,PPT終究是PPT,當不能盈利時,這條業務線就會被砍掉,你經常發現大廠裁員是整條業務線從上到下全部被裁掉就是這個問題。
老闆層總是有各種想法,每年都要想我要做什麼,總之都是為了賺錢。有的老闆都是拍腦門,反正人家有錢,玩得起。瞎折騰怕什麼,萬一折騰成功了呢。就像有個人說的那樣,夢想總是有的,萬一實現了。
把錢在裡面一投資,找一堆寫手,做幾篇新聞,搞幾個概念,開始忽悠了。全都給我上,產品,技術,運營,招起來!上層要做什麼事情呢,上層要拿著PPT去資本市場忽悠錢。
有一次和某個總裁喝酒,無意之間他說了一句話,我們不這樣的話,股票就會跌的,我們只有這樣做股票才能漲。
我忽然恍然大悟,其實他們根本不是做網路的,他們就是一群在股市圈錢的人。是的,只要折騰起來,股民才會不斷被割韭菜。原來賠掉的錢可以透過股市賺回來!資本市場才是真正賺錢的地方。
網路從誕生開始,就是靠資本一輪一輪融資的吹起來的,網路公司本質就是投資公司,而高層就是投資人,靠著一個一個的故事融錢,用錢賺錢,而至於這個業務,他們並不關心能不能做成。他們只關心手上的股票能不能升值。
但問題是,你不可能所有開闢的業務線都賠錢吧,股東也不是傻子啊,靠股市畫大餅早晚會被做空。所以他們總得有點賺錢的業務啊。
十條業務線九條可能都賠錢,但有一條業務線賺錢就成功。公司高層都是賭徒心理,因為他們也沒辦法判斷哪個業務能成功。多生幾個孩子,總有一個孩子能成器吧。
不成器的孩子怎麼辦,放棄吧。然後繼續生孩子,繼續招募人。大廠靠著自己的招牌不用擔心招不到人,反正人人都想進大廠。就算全都裁掉,照樣能夠招到。就算賠掉一個億對大廠來說只不過是繳學費而已。畢竟人家賺一個億也就是小目標。
那問題在於,為什麼他們不用原有的團隊做呢,因為原有團隊在高層看來就是敗軍之將,給你三年時間都沒搞成你在高層眼裡已經沒有價值,不裁你才怪呢。老闆看你不順眼,他們眼中只有一個字:loser!
這類新聞屢見不鮮:XX跳動方面,本地生活和房產業務受到影響。去年10月,XX跳動本地生活被曝出從22個城市撤退,僅保留了北京、上海等幾個城市。 XX跳動HR相關負責人回應媒體稱,裁員訊息屬實,係公司正常業務調整。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公司業務正常調整,簡單來說就是,這孩子不成器,趕出家門。
那你說,我這條業務線搞成了,那總不會被裁掉。
呵呵,你想的天真了,一條業務線搞成了照樣裁掉一半,這叫組織人員優化,本身做這條業務線就需要大量人參與進來,就像你建一座橋,建設時候需要幾千人,建完了只需要幾十人維護就可以了。
那你說,我只要努力就不會被裁吧,呵呵,裁掉你和你努力不努力無關係,什麼末尾淘汰制只不過是裁你的理由,制定一個規則,讓員工內卷,因為員工內卷對企業最有好處。只有裁員,才能讓員工感到危機。
你雖然花了大量時間精力,什麼996啊,公司是不會看在眼裡的,公司只看你成本太高了。三十五歲為什麼會被裁,你知道,你在一家公司幹十年你的薪資得有多高,不給你加薪資你不滿意,給你加薪資老闆不滿意,反正有的是人幹活,這麼高薪資不需要你了,就裁掉了。與你能力無關係。只和你成本有關係。
在大廠的業務線,中層壓力最大,因為裁員先把中層幹掉。中層在公司的定位就是背鍋的,中層一般都是總監或者級別副總裁級,負責承上啟下,只要業務快玩完了,為了給公司交代,穩定軍心,高層首先要把中層拿來祭旗了。
中層天天要逼著底層加班,也不是真的很忙,因為他要做給高層看,讓高層覺得他很努力,一定能成功。但中層消息也很靈敏,見勢不妙,沒等裁員就腳底抹油提前跑路了。
等你有一天做了中層,就知道中層才是網路公司最苦逼的,上面領導罵你SB,底下員工罵你SB,回家老婆罵你SB,自己罵自己SB。辭職不敢,沒有一邊討好。多少底層想要往上爬到中層,等你爬上去,就知道這哪是人生巔峰,是TM火山口!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每件事處理起來都是賊燙手。做中層久了就知道,有些事不能硬撐,關鍵時候跑路才是上上策,孫子兵法得作為案頭書天天閱讀,不然你怎麼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這就是你看到的類似新聞:某某大廠某事業部負責人離職,加入某某公司。但你看到這種消息後一般還不到裁員時候,因為裁員需要一個過程。
三個月後,輪到HR上場了,HR會在一夜之間發個通告,因某某原因,公司無法經營,宣布裁員,底層員工被打的措手不及!
前一天還在加班到凌晨十二點,這時候你突然看到HR也在加班,你心裡想,嗯,公司又開始招募了。公司肯定發展越來越好了。其實人家加班是訂定裁員名單呢,今天一上班就被告知裁員。沒等你反應過來,整個部門都沒有了。
HR才是網路公司效率最高的職位!
有的大廠裁員也很有情懷,臨走還發給職場小白一個畢業證,同學!恭喜你在某廠順利畢業了!呵呵,有的應屆生剛入職第一天就畢業了,這速度真TM的快啊!給我的50萬年薪呢?這麼快就沒了?咱好歹號稱是大廠啊,別這樣糊弄人行不?
這時候你看到的新聞就是:某廠內部員工在某APP傳聞裁員,整個事業部都被裁撤,未經官方證實。於是一輪從招募到裁員的過程就結束了,宣布一條不靠譜的業務線完全消失,老闆的大餅沒有畫成。
從專案立項,到招募人,到投資擴建,到瘋狂炒概念,再到負責人離職,內部傳出裁員,公司證實屬實。眾位朋友,等你經歷網路十年你就知道這種招募裁員戲天天上演。只是大部分都沒有爆出來而已。因為很多業務線都不起眼,還沒有人知道就已經消亡了。
然後公司繼續開闢新業務線,繼續靠著大廠這個招牌白嫖打工者的青春,反正你不來是有別人來,我反正是給錢的,你不做還有別人做。
其實很多人,不過是陪高層賭未來,高層賭不對沒關係,可以繼續賭,畢竟人家不會擔心自己被裁掉。本身高層眼裡也沒有員工,只有利益,員工自己賭不對,只能被裁了。老闆賭上的是錢,員工陪賭的是未來。老闆賭輸了錢,大不了再賭一把,員工賭沒了未來,就真的啥也沒了。
所謂某些網路大廠,也不過是披著一層酷炫的外衣,進去也是996的工作。因為你得陪老闆賭這種不可靠的未來。
只是,你人生需要做的是淡定!看庭前花開花落,雲卷雲舒,莫糾結!很多事情,對打工人來說都很無奈,最後苦的還是打工人。
青春,就那麼幾年,你從小到大都是很優秀,拿著985的學歷拼進大廠,戀愛都不敢談,每天996的為公司奮鬥,養著房東,養著這個城市,養著身體幾十萬億的細胞,不到三十歲的小伙子頭髮禿頂,腎虛無力,腰間盤突出,賭上了自己一切,用自己拼搏捲走了無數人,夢想有一天出人頭地,你做好了最優秀的自己,無一刻休息,只為了明天更好,最後結局被裁掉了。最後如夢初醒,才知道自己是小丑。
別人,上面的話都不敢說,我敢說只因為我不在大廠做了,也不想再進去。就算封殺我也無所謂。我堅決反對拿員工前途做賭注的公司!
我要說這些話,也希望企業裁員慎重考慮!同時也希望企業不要盲目的招聘,因為真的很多同學因為你們的招聘賭上了未來。我不怕得罪那麼多的大廠,我只希望彼此都真誠些,大家都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別誤會,我不是針對在座的任何大廠,我只說一種現象,希望我寫這些不會被封掉。
人生苦短,善待自己!
常常會碰到的面試題目:如何去理解什麼是核心交換器?他具備哪些功能?
原创 还有头发 网络工程师李亿万
什麼是核心交換器?
核心交換機,顧名思義,是整個網路的「心臟」。它位於網路的核心層,負責連接多個匯聚層交換機,以實現不同網路區域之間的通訊。簡單來說,核心交換機就像是一座繁忙的交通樞紐,承載著大量的資料流量,並負責將這些流量有效率地轉送到目的地。
核心交換器與其他交換器的差異•
• 位置不同: 核心交換器位於網路的核心層,而接取交換器位於網路邊緣,匯聚交換器則位於核心層與存取層之間。
• 功能不同: 核心交換器主要負責資料轉發,處理大流量,提供高可靠性;而接入交換器主要負責用戶接入,匯聚交換機則負責流量匯聚和VLAN劃分。
• 效能不同: 核心交換器通常具有更高的效能指標,例如更大的交換容量、更快的轉送速率和更低的延遲。核心交換器的功能
• 資料轉送: 核心交換器負責將資料包從來源設備轉送至目的設備,是網路資料傳輸的核心。
• 網路互連: 核心交換機連接多個匯聚層交換機,實現不同網路區域之間的互聯。
• 負載平衡: 核心交換器可對資料流量進行負載平衡,並提高網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QoS: 核心交換器可提供QoS(服務品質)功能,確保關鍵業務的優先順序。
核心交換器的特點
• 高效能: 核心交換器具有高頻寬、低延遲、高可靠性的特性。
• 大容量: 核心交換器可以支援大量的連接埠和使用者。
• 高可用性: 核心交換器通常採用冗餘設計,確保網路的連續性。
• 可擴充性: 核心交換器可依據網路規模的成長進行擴充。
如何選擇核心交換器
• 網路規模: 依據網路規模和使用者數量選擇適當的交換器。
• 效能要求: 依網路流量及延遲的要求選擇適當的交換器。
• 功能需求: 依據對QoS、安全等功能的需求選擇適當的交換器。
• 預算: 依預算選擇合適的交換器。
網路工程師在核心交換器方面常遇到的挑戰
1. 高並發流量處理:
• 挑戰: 核心交換器需要處理大量的並發流量,尤其是在高峰期,如何保證封包的快速轉送和低延遲是一個龐大的挑戰。
• 解決方案: 選擇具備高效能的交換晶片、最佳化路由協定、合理設定介面頻寬、引入流量工程等。
2. 網路故障診斷與定位:• 挑戰: 核心交換機一旦故障,會對整個網路造成嚴重影響。如何快速且準確地定位故障並進行修復是一個難題。
• 解決方案: 建立完善的監控體系,使用網路分析工具,配置告警,並定期進行演練。
3. 網路安全威脅:
• 挑戰: 核心交換器作為網路的“心臟”,是駭客攻擊的重點目標。如何保護核心交換器免受攻擊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 解決方案: 設定存取控制清單(ACL)、啟用安全功能(如連接埠安全性、STP BPDU保護)、定期更新軟體和修補程式。
4. 網路擴充性:
• 挑戰: 隨著業務的成長,網路規模不斷擴大,如何確保核心交換器的擴充性是一項挑戰。
• 解決方案: 選擇可堆疊或模組化的交換機,採用虛擬化技術,事先規劃網路拓撲。
5. 配置複雜性:
• 挑戰: 核心交換器的配置非常複雜,涉及路由協定、QoS、安全等多個面向。
• 解決方案: 使用自動化設定工具,參考廠商提供的設定指南,並進行充分的測試。
6. 新技術引入:
• 挑戰: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如SDN、NFV),如何將新技術應用到核心交換器中,並確保網路的穩定運作是一項挑戰。
• 解決方案: 專注於產業發展趨勢,學習新技術,並進行充分的實驗與驗證。